百年黨史|【1967】第一顆氫彈爆炸
日期:2021-08-18 14:59:13
來源:黨委工作部
作者:
瀏覽數:0次
1967年6月17日,一顆蘑菇云在羅布泊沙漠深處騰空而起,一聲巨響震驚了全世界。新華社對外正式宣告:中國第一顆氫彈在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相較于美國長達7年多的研制時間,中國僅用了2年8個月,就完成了這一偉業。
1967∶第一顆氫彈爆炸
氫彈能夠成功試爆,于敏功不可沒。新中國成立兩年后,在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領導的近代物理所,于敏的科研生涯就此展開。于敏和同事通過研究,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將中國原子核理論推動了一大步。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比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1961年,錢三強找他談話,交給他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面對研究領域的變化,于敏毫無怨言,服從了國家的分配。從那時起,在長達28年的時間里,為了氫彈理論的探索,他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他與鄧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同事多次商議、起草報告,針對我國與國際各國的差距,制定了新的實驗計劃,提出加快步伐的戰略建議。
胡仁宇也是研制氫彈成功的重要人物之一。1958年,胡仁宇從蘇聯回到祖國,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告知他將加入組建中子物理與放射化學實驗室的任務。除了胡仁宇,王方定、賴祖武等同事,也傾盡全力,投入了艱苦的科研工作。他們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以高效率在較短的時間內成功建立了中子物理與放射化學實驗室,圓滿地完成了核試驗前的理論實驗工作。不過,胡仁宇并沒有居功自傲,他說過,核試驗工程的工作量十分龐大,困難很多,“根本不可能一個人搞成什么事兒”,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團隊集體奮斗、協同攻關的結果。面對過往付出的巨大艱辛,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只是完成了我所在崗位的工作而已”。1967年6月17日12時,氫彈裝置按時起爆。隨著強烈的閃光,蘑菇云翻滾著直沖九霄,雷鳴般的轟響聲震撼著戈壁,也震動了全世界。經過會議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次任務圓滿完成,氫彈就此研制成功。
這樣的成就令世界為之驚嘆。氫彈的成功研制,成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重要標志,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杰出的創造能力,對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有著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國防實力作為一個國家硬實力的重要標志,對新中國意義重大,氫彈的成功研制是我國國防實力提升的實質性飛躍,更為我國之后的科技發展奠定了基礎。氫彈的研制是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的。廣大的科學家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憑借自己的努力,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在極短的時間內,突破了氫彈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尖端技術。氫彈的研制成功對中國的安全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正如鄧小平所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雖然時過境遷,但諸位"兩彈一星"元勛所留下淡泊名利、熱愛祖國的精神,對于我們來說更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正如于敏所說∶"—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p>
兩彈元勛們的畢生精力和不懈奮斗,都化作了核事業中的耀眼亮光。這樣的光芒照亮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前途,也將指引我們在未來更上一層樓。